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冷战结束后,中美关系处于时好时坏、曲折起伏的发展历程。
一方面,美国将不断崛起的中国视为了自己的重要对手,另一方面,美国又希望和中国在多个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。
克林顿虽然在竞选时,对中国发表过许多不友好的言论,在上台初期不断用人权等问题向中国施压,致使中美关系陷入僵局,走向恶化。
但是在1993年江泽民同志与克林顿会晤后,中美关系也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。
五年后,张万年上将受邀来到了美国访问,美国国防部长科恩接待张万年以及中国代表团的礼节非常周到。
然而,就在一行人友好交流时,美陆军司令沙利却突然冲上来抱住张万年,并且激动的说道:“我总算抓到你了!”
展开剩余93%那么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他在枪林弹雨中三次勇救首长
1928年,张万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,他从小便经历了很多苦难,讨过饭、当过学徒,在亲眼看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后,他便立志保家卫国。
16岁时,张安年便加入了胶东北海独立团的八路军。
作为经历了无数实战,尸山火海中锻炼出来的战士,他既有勇气又有实力,也因此被全兆瑞营长选为了通讯员,其主要任务就是送信和保卫营长。
张万年没有辜负全兆瑞的信任,曾经三次将全兆瑞从危机中救了出来。
1945年7月,在莱西重镇水沟头和日本军打仗时,由于日本人狡诈,伪装投降,使得仓促反击的全兆瑞身负重伤。
在其身旁的张安年立即上前将全兆瑞背在身上,面对四周蜂拥而上的日军,他凭借着勇敢,背着全兆瑞跑了两里多路,终于逃出了日军的包围圈。
因为这次营救营长有功,张万年升为了通信班的副班长。
同年年底在大东沟打土匪时,全兆瑞带着将士们冲锋陷阵,没有注意到敌军的机枪对准了他。
张万年却在敌人子弹从全兆瑞耳边飞过时,敏感的判断出敌人还会对全兆瑞发射子弹,因而立即上前扑倒了全兆瑞。
倒下去后,全兆瑞震惊的回头一看,才发现刚才站立的位置,顷刻间被敌人的多发子弹扫射,若是刚才没有张万年,自己恐怕凶多吉少。
这两次作战,我军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,全兆瑞非常感激张万年的相救,任命他担任自己的警卫员。
在抗战胜利后,从各个军区抽调出一部分精锐部队来到了东北,组建东北民主联军,而张万年所在的军区,便是其中之一。
在1946年的摩天岭战斗中,由于援军没有及时赶到,而对面国民党不断迫近,战斗异常激烈之下,全兆瑞和张万年只能快速撤退。
可是行至一个小山沟,对面又突然冲出了三十多个敌人,张万年让时任参谋长的全兆瑞先撤,自己在后面顶着。
然而,等张万年一边投手榴弹利用烟雾分散敌人注意力,一边撤退跑了大约两里时,却发现全兆瑞因为肺病发作,正趴在地上口吐鲜血。
张万年当机立断将全兆瑞背起,一口气跑出了山沟,最终找到了我方的炮兵而获救。
三次患难相救,让两人的感情非常深,在1947年6月,两人分开。
张万年在东北战争上冲锋陷阵,多次身负重伤,也立下了很多功绩,比如塔山阻击战。
当时,为了争夺塔山据点,敌人和我军展开了六天六夜的殊死搏斗,张万年所在的队伍负责抢修被敌人炸毁的通信线路。
这个任务非常艰巨,敌人的炮火不断,而电话线又必须接上,战友于川银在接完电话线返回的路上不幸被敌人炮弹砸中而牺牲,孙福家、鲍星人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英勇就义。
张万年派出去执行任务的人中,只有王振英侥幸存活,可是他的手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,硬是靠着意志力用牙齿接上电线,完成了任务。
等张万年看到因为导电而意识不清的王振英时,眼中涌出了泪水。
可是张万年没有丝毫胆怯,反而向上级申请,让通讯兵随军作战,以便及时联络信息。
经过几日的激烈斗争,张万年手下只剩下两个电话兵了。
对面敌人的炮火仍旧猛烈,三人立志即便是豁出了命,也要守住电话线,保持3营和总部的通讯畅通,他们最终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。
彭德怀视察,张万年对答如流
1955年,彭德怀去全国各地视察国防工作,让张万年有了一次“露脸”的机会。
张万年时任广东第41军的作战科参谋,不仅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,而且对于部队的部署规划都了如指掌。
军长王东保虽然也身经百战,却由于对彭德怀既尊敬又害怕,而不敢独自接待彭老总,因此叫上了张万年一起陪同。
他担心自己一时答不出彭德怀的问题,而被心直口快的彭德怀批评,有了张万年在,可以给自己“兜底”。
张万年虽然年纪不大,却对彭德怀所提出的军事问题回答的非常到位,就连河流上有几座桥、可容许多少船只一同通行、哪些岛屿可用于作战堡垒等细节问题,张万年都能流利的答出。
这让前来视察的彭德怀感到非常满意,频频点头。
其实,这是张万年亲自勘察、研究的事情,他背后下足了功夫,才能在领导询问的时候及时应答。
跟着彭德怀一同前来视察的陈赓,便注意到了这个气质不凡的年轻人,并对其产生了兴趣。
因此,陈赓特地找到了张万年的办公室,询问他叫什么名字。
张万年一本正经的回答完自己的名字,却听到陈赓哈哈大笑着说道:“没想到你还是个野心家,竟然想活一万年!”
两人都是豪爽之人,自然知道陈赓不过是在开玩笑罢了,也就是这一句玩笑,拉近了从未谋面的两个人的距离。
两人聊了一会,陈赓认为这是个好苗子,江山代有才人出,应该着力培养才是。
因此三年后,在陈赓的帮助下,仅为团级参谋的张万年被破格许可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。
又过了三年张万年学成归来,可是陈赓已经离世,这件事情令张万年非常惋惜,在晚年常常怀念给自己知遇之恩的陈赓将军。
1992年,张万年开始负责组建驻港部队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从选派在政治上、质量上过硬的领导班子到拟定立法和规章制度,他奔波劳碌不辞辛苦,终于在1997年顺利完成交接仪式。
1998年夏天,天降暴雨,洪水迅速淹没了几个城市。
国家迅速派来几十万解放军及武警部队,前来抗洪救灾,张万年便是负责指挥调度的人。
有个叫做吴良珠的士兵,带病参加抗洪救险,同时兼任驾驶员和战斗员的工作,每天仅仅睡两三个小时,最终因为肝癌扩散,年仅26岁便去世了。
在得知吴良珠的事迹后,张万年铁汉柔情,流下了感动的泪水,他连忙向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打电话,了解具体详情,并指示要重点做好英雄的抢救工作。
也是在1998年,美国总统克林顿因为“拉链门”事件,而惹起了媒体的广泛议论。
面对国内外的信任危机,克林顿选择加强和中国的交流,与江泽民同志会晤。
张万年访美,重遇沙利将军
因为中美关系的改善,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在1998年九月份,因为科恩的邀请,而来到了美国访问。
跟随张万年一同前来的代表团有他的夫人钟佩昭、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等人。
就中美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以及台湾地区的问题、目前的国际形势,科恩和张万年双方人员进行了两轮会谈交流意见。
张万年强调,“中国威胁论”实属无稽之谈,中国一向主张防御性的国防政策,不在国外驻军、不搞霸权主义,中国将来不管是发展得多么强大,也都不会称霸。
科恩认为,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应当建立稳定的关系,两军也应当友好访问交流,消除分歧,视对方为合作伙伴,而不是潜在的对手。
这次会谈,双方达成了共识,日后两军要在抢险救灾、保护军事环境、军事训练演习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,并派遣学员互相到对方的军事院校学习。
随后,张万年又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,关于抗洪救灾的问题,张万年表示,这次百年不遇的洪水确实属于重大灾难。
不过在人力上,我们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全国军民共同奋战,在物质上有水利设施建设基础、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,因而在克服这项灾难时取得了重大胜利。
在会见张万年时,克林顿也代表了美国人民和政府,对于中国的洪灾表示了深切同情,并强调鼓励两国军民互相接触和交流。
张万年向克林顿转交了江泽民同志的亲笔书信及友好问候,并对于美国政府和人民捐赠的45万美元救援物资表示了感谢。
在会见基辛格时,张万年表示了对当年基辛格与尼克松,为促进中美发展所作的贡献的感激,并表示欢迎基辛格有空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。
基辛格表示,中美关系发展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,虽然里根和克林顿上台之初都对中国的态度不算友好,但是在“中美合作以及和平发展,符合世界利益”这一事实面前,他们的个人情绪微不足道。
至于那个一见面就着急抱住张万年的沙利将军,在三十年前的越南战争中担任侦察兵。
1961年,美国派兵入侵越南,受到越南求助的中国既出物资又出人力,截止到1968年3月,已经派出了32万人。
张万年恰好是在1968年被派到越南前线的顾问,正赶上溪山战役。
在张万年赶到前,战场形势非常被动,美军占领了溪山,而越军又有一个指挥官刚刚投敌,导致美军知晓了越军的作战规划。
张万年却靠着卓越的指挥能力,在第一天便炸掉了美军的弹药库。
虽然张万年是秘密前来的,但是美军知道以越军的实力,不可能打得这么好,背后一定有中国的“高人”指点。
确实,中国在打过抗美援朝战争后,对美国的军队战术、装备以及后勤特点都非常熟悉,中国顾问对美军的威胁很大。
因此沙利作为侦察兵,被派去抓中国顾问。
张万年行事非常隐秘,却因为外出查看地势,而被沙利给跟踪上了。
沙利带着部队兴奋地前去抓人,却反被张万年指挥警卫灭了他的侦察兵部队,沙利侥幸逃脱,后来返回了美国,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。
因此,他在看到张万年后,一眼就认出了这个“老对手”,便跑上前抱住了。
周围的人得知前因后果后,都哈哈大笑,这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了。
在沙利的邀请下,张万年在布兰德利战车上进行实弹射击,他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,虽然已经古稀之年,却仍旧技术精准,两发两中。
西点军校的校长见到张万年后,非常激动的说道:“我们知道你,你爱兵如子,我们西点军校也非常重视这一点。”
张万年平易近人,知兵爱兵非常出名,有很多相关的事迹。
比如张万年身边的一个叫江旺生的警卫员,已经复员回去多年,张万年还打电话回去关心,对于江旺生遇到的实际困难,也嘱咐当地政府帮助解决。
对于西点军校校长的话,张万年是这样回复的:“不爱兵,也就带不好兵,那军队就失去了战斗力。”
在欢送晚宴上,张万年回顾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,心有所感的问道:“普理赫将军,这世上什么力量是最强大的?”
普理赫想了想,认为核武器是威力最大的,比如原子弹和氢弹。
张万年却一脸笃定的表示,得人心者得天下,美国先后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失败,就是因为“失去了人心”,若是没有明白这一点,日后你们还得输。
在这次访问结束的时候,沙利看着张万年,眼中涌出了泪水,依依不舍的说道:“希望两国永远不会兵戎相见。”
张万年的这次访问,既表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能力,促进了中美两国友好交流,又不卑不亢,有礼有节,显示了国家的尊严。
参考文献:
光明网:《张万年同美国防部长科恩会谈》
光明网:《1998,张万年访美》
发布于:天津市